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9-23 15:09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超级版主
- 积分
- 10889
|
2019年7月20日,德国向75年前行刺纳粹元首希特勒的刺客们致敬并特别向颇具争议、领导这一暗杀行动的第三帝国陆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伯爵致敬。谈到当年那惊心动魄的历史一幕,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柏林举办的国防军新兵入伍仪式上说:“有些时刻,不服从就成为不可推却的义务。施陶芬贝格和他的盟友那时候不可能有这样的权利,尽管如此,他们仍就勇敢地尝试推翻纳粹党的不公正政权,而且完全清楚可能承担的个人后果。”
7 z2 U2 R. ] P( C6 Y) U
德国举行仪式纪念1944年的“7月20日刺杀希特勒事件”
1 H1 i5 f! q5 A, G- u
, l! E' Q/ ^) ^6 ^$ J' N' ~施陶芬贝格制定的“女武神”(或称“瓦尔基里”)谋杀希特勒行动涉及数千军人和平民,是二战时期的德国一起最为著名的抵抗希特勒纳粹法西斯统治事件。
/ |$ G. E4 A. V冯·施陶芬贝格伯爵出身德国南部最古老和最有名的天主教贵族家庭。在他母亲的祖先中有几位新教知名的普鲁士人,包括普鲁士元帅奥古斯特·冯·格奈森瑙。9 L- r0 ^: S; ~( y
冯·施陶芬贝格伯爵上校- ~$ ^4 k; [( m8 J3 H9 B, }6 n( ]
" t! Z8 P& S6 H: _' ~8 K
施陶芬贝格在1930年以中尉阶级加入冯·赫普纳将军领导的德国陆军第一轻装师,随后参加了1939年入侵捷克、波兰的战役。当时旧德国上层社会认为,德国东边主要由波兰人居住,而部分原来属于普鲁士的波兰领土,是一战后才从德意志帝国划分出去的,因而应该被德国人重新占领,就像条顿骑士团在中世纪所作的那样。施陶芬贝格本人在二战初期也持有着帝国时代容克贵族的普遍思想。他说:“将波兰系统的德意志化是必要的,并且我不害怕这不会发生。”6 A7 _8 }% F( ~ c; Z; Z% G! @
在1940年对法作战时,施陶芬贝格的单位被改编进第6装甲师,他担任总参谋部军官。此间他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像其他许多德国军官一样。希特勒在西线取得的压倒性胜利对其触动极大。: P; i/ q7 `7 ~( ~9 k0 K# \- G( n( o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在东线,纳粹党卫军对俄国人、乌克兰人、犹太人和其他民族的大规模处决,以及德国军队越来越明显的缺陷,最终使施陶芬贝格在1942年决定加入国防军内的反抗组织。这是唯一有机会推翻誓死效忠于希特勒的盖世太保、安全警察、党卫队等可怕组织的力量。' m9 ^ O1 X7 ~% ~) f0 k
1943年施陶芬贝格作为上校在北非突尼斯作战时,遭到盟军空袭严重受伤,回到柏林时仅存一目一臂,获得嘉奖。# W" w9 s$ ]% G, A0 T' Q
施陶芬贝格认为希特勒败象渐露,已无法领导德国,于是他设法以德国后备军司令部参谋长身份参与制定在希特勒死亡状态下军方接管政权的“女武神”计划,并且打算刺杀希特勒。其他参与政变的人包括冯·维茨勒本元帅、路德维希·贝克上将、冯·赫普纳上将等前高级将领。不过这场政变未能成功,还株连了埃尔温·隆美尔和冯·克鲁格等两名德国陆军元帅。
' P2 M/ N H) G7 N* f1 p6 `施陶芬贝格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做这件事的人需要明白,人民可能会说我们是叛徒,但如果不做,我们就是良知的叛徒。”
- i0 ?% p4 n' _( Q5 L4 F5 }从1943年9月至1944年7月20,施陶芬贝格都是德军内部高层刺杀元首行动的主导者。他的贵族家世、决心、组织能力和激进的手段,结束了军队内反叛组织中的怀疑情绪以及对希特勒破坏普鲁士传统军事道德的亢长讨论。
0 G* I* E: J5 k% d% R7 b在东线德军总司令参谋长海宁·冯·特雷斯科夫少将的帮助下,施陶芬贝格团结了反叛者们,并让他们着手行动。他意识到在第三帝国法律下,大家的行为是犯叛国罪;但施陶芬贝格又援引自然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刺杀元首是为了保护千百万人免受希特勒的侵略、屠杀。' \( v5 q( `7 Y' u7 r( j+ L% g
德军反抗希特勒运动灵魂人物特雷斯科夫少将" n! H D$ L" ?# d
/ j2 I+ B6 r% j) Q, a当1944年7月7日赫尔穆特·史蒂夫将军宣布在萨尔茨堡的国防军新式制服展览上行刺希特勒失败后,施陶芬贝格决定亲自刺杀希特勒,并且在柏林本德勒馆密谋行动计划。但那时候施陶芬贝格已经十分怀疑成功的可能性。不过特雷斯科夫坚信即使计划没有成功的可能也要付诸实施。“计划必须实施,即使失败我们也要在柏林采取行动。”他说:“这是唯一的方法向世界证明不是所有德国人都支持希特勒政权。”
% b" M- a& A* F( U! X W施陶芬贝格一直在等待第三帝国领导人希特勒、希姆莱、戈林一起出现时展开刺杀,但机会几次都没有出现,于是他最终定于1944年7月20日在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希特勒东线总部—狼穴执行暗杀。
. w+ @7 s+ h$ f8 `: [当天,施陶芬伯格带着一个装有2包炸药进入混凝土结构的简报厅,但是会议时间因希特勒要会见意大利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提前了半个小时。来不及多做准备的施陶芬贝格只好借口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要换衬衣,他进入威廉·凯特尔元帅办公室的洗手间,用备好的钳子剪断圆珠笔型的雷管将其启动,再将其插入一块1公斤的炸药块,但由于他失去了右手,左手又只有3个手指,使用钳子遇到困难。这时,一个党卫军警卫敲门催促他快点,会议马上开始了,并且他自行打开了门。情急之下施陶芬贝格没能启动第二块炸药,只得把它留给了副官沃尔纳·冯·海夫顿中尉。8 l+ X. j. T. d/ J
回到会议室后,施陶芬贝格把公文包放在会议桌下,并使之尽量靠近希特勒。几分钟后,又借口接柏林方面的重要电话离开会议室。他走后,公文包被海因兹·布兰德上校挪动了,从原位移到另一边会议桌角后,从而让炸弹在爆炸时威力减弱,也使希特勒逃过死劫,而布兰德则被炸弹炸断了一条腿,后来不治。
: H, ~" }/ s! c# w, |9 }
1944年7月15日,施陶芬贝格上校在狼穴接受希特勒握手(左起第一人)1 z$ _0 X6 @" |+ G, ?5 y
; n N2 O: r( g4 y# C' ?12点40至50分期间,炸弹引爆,将会议室整个摧毁。三名高级军官和一位速记员当场身亡,然而,主要目标希特勒却如同会议室内另外24人一样,因厚实的橡木会议桌遮挡只受了轻伤,元首的裤子被烧焦且耳膜被震破。2 t1 a2 C3 b' L9 M+ s% l
会议室爆炸后,施陶芬贝格起初判断屋中没有人能幸存。他和海夫顿快速离开狼穴,赶到最近的机场飞回柏林,之后与同谋者们立即启动第二阶段行动—发动军事政变逮捕纳粹领导人。但随着约瑟夫·戈培尔在广播中宣称希特勒没有死,随后希特勒本人出现在广播里,同谋者意识到政变失败了。他们沿着本德勒馆的走廊前行,与率部前来镇压政变的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奥托·恩斯特·雷莫少校等人发生枪战,接着陆续被擒,在枪战中施陶芬贝格肩部受伤。1944年7月21日,施陶芬贝格伯爵上校和三位追随者被枪决。
, V* b8 ^* n- L3 R, A: j9 D
帝国元帅戈林等人察看被炸毁的狼穴会议室
2 ^; W& w# T- I+ y& Z# a* f5 _8 L1 E( @3 l
默克尔总理在星期六强调,一直到今天,对于“7月20日谋杀事件”还存在着不理解,尤其对策划这一事件的军人们。总共约有两千多人参与了“7月20日暗杀希特勒的行动”,但从德国总人口比率来看,显得微不足道。刺客们当时已感觉到,如果发动政变,他们属于孤立无援的少数派,大部份民众将不会赞同他们的做法。
8 c% j! v v5 q5 k0 A& M/ p; a) x“施陶芬贝格如果在外国是一位无可争议的英雄,尤其在好莱坞更是如此。但在德国一直存有争议。”多年来,有人指责他很晚的时候才以组织谋杀来转换自己本是纳粹德军高层一员的身份;另有些人指责他是“叛徒”,在战争危机时刻背叛了祖国。而在前东德,则视其行为是贵族军官团发动的“宫廷政变”,与底层出身的反希特勒志士相去甚远。( p; |- H1 h2 U
7月20日,默克尔对德国国防军的新兵们说:“抵抗战士是我们的榜样,即便是今天,他们的明确态度,他们的勇气,我们也应该传承。他们提醒我们要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右翼极端主义、反犹太主义和种族主义。这也是在效力于我们的国家。”
" [* L9 c K5 b2 `# ~
1964年,当时的联邦德国举行活动纪念施陶芬贝格上校。 / k0 H! R2 k+ i1 G0 F; ?& C: O3 ~
$ T, t8 ~8 Q8 h7 _( `! ]
前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安特耶·弗尔默、记者拉尔斯 - 布罗德·凯尔在他们合著的《施陶芬贝格的同路人 – 无名反叛者的命运》一书中称,尽管每个参加者都心事重重,前方面对的是毫无退路可言的险阻峻岭,但7月20日那天绝非一个鲁莽的突击行动,而是一次设想周全的总动员。作者经详细调查所得出的明确结论是:“我们认为,根据计划方案的前提条件,该次行动具有成功刺杀希特勒的极高几率。”
4 O) r1 f9 W: I4 S! k( U弗尔默还说:“今天许多德国人低估了希特勒刺客们的计划方案,甚至认为他们的计划不周,执行任务相当不专业。但这是不对的。人们必须了解,当时能够近距离接触希特勒的总共只有两百人左右,希特勒的疑心病很重。对7月20日暗杀事件指手划脚的人没有清楚意识到,在纳粹政权的巅峰时期存在的是一个旨在解放全国的重大政变计划。虽然政变流产,但叛变者的计划和坚定意志绝不容小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