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热线(0564.bbssq.com.cn)-六安人上热线-六安人气社区-中国BBS社区100强

  • 广告QQ806289073
  • 六安论坛 六安热线 打造六安第一人气社区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出生就被扔掉,4岁进戏班,又被人贩卖却成为影响叁代人的女神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3 15:0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68

    威望

    168

    贡献

    6971

    金钱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8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3 11:11: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一出生就被扔掉了,4岁就进了戏班,后来又被卖给人贩子,几次差一点就死掉了。”
    . o' u7 f; B5 H' W1929年,郭兰英出生在山西平遥县。# a  f# g+ |2 B3 @! r, j9 t2 B* _
    童年时代,同村的郭羊成从陕西回到村里,羊成对戏班子各个行当都精通,尤其擅长扮演老旦,邻近百姓叫他“郭老旦”。! y- i( V/ t8 K
    4岁那年,郭兰英便开始跟随郭羊成学唱晋剧。
    1 Q# b; C' e' x: ?+ J6 b& _# f" J那时她还爬不上舞台,被人拤住腰抱上舞台;身子还没有道具木刀高,小胳膊使出全力抬起。
    4 k3 D( }, u7 ^& i/ n' e: R8 \ . x( \. ~, u3 Q7 B! B5 O

    2 N' |- N( P5 I* b“才四五岁吧,跟着我师父在农村里头演出。唱完一个,等下一个台口。有台口,就继续赶路。师父把我都放在驴上,骑着驴,两边都是服装道具,还有被子和什么。”
    8 H  Y7 C5 v$ u5 b. ]9岁那年,郭兰英被卖到太原,开始了戏班子里传统的“打戏”生涯。: b3 k1 r) x8 B* }
    那时,戏班子里流行一句“顺口溜”:“打戏打戏,非打不记。一天一顿,欢喜不尽;叁天不打,上房揭瓦……”; a/ u/ ^% _. s. F) B
    每天清晨4点就空着肚子到野外去练声4小时。北方冬天的早晨,寒风像刀子似的。  c, v6 {' W( W! d  [6 E- {7 v
    师父甚至要求兰英伏在冰面上练声,直到把坚硬的冰哈出一个洞来。1 L* E) k6 t6 g" C1 ]2 S0 s7 q
    小小兰英趴在冰上,飞着雪花,刮着狂风,那么小的一个人却满是执拗。2 P0 l/ Y9 _" X# g( P

    * J/ E7 d2 Z9 K: I" q3 [: D& C# y5 n
    $ E* J+ P- Y% x' l, M7 W8 I一条大河 (铃声)郭兰英
    1 a) f) J& O( T6 d# L( f
    5 P8 C2 G6 ]$ w) V9 U! o% L% P: L: R3 z4 |5 b$ Z: Z
    即使生病了,也必须坚持不懈地练。* g3 N( _3 ~7 f7 s  O0 x
    晚饭之后的时间,要听师父念戏。9 j" l. Z0 N$ \( x) O+ r& U
    那时戏班子里的师徒基本不识字,师父的戏文都记在肚子里。于是,师父一句一句教,兰英一句一句记。
    & n5 i. L8 x" C晚上有时候还要到戏园子里演出,演出结束回家,一般都到了夜里12点了,等睡下,就更晚。
    " e6 H' V% a- q. q( i0 V" ?' L真正休息睡眠的时间,往往只有两叁个小时。% @* W- N0 o# S& ^
    而睡觉的两叁个小时也不消停,枕着腿睡,把脚翻起来翻到后边,前半夜左腿,后半夜师父用棍子敲:“换腿换腿。”
    3 ]7 B, c3 z& k, `& B& o那日子全是和身体较劲。
    . F& }, e1 {) ], S$ y. O! V* a4年后,兰英练就了好功夫:踢腿、下腰、拿顶、下叉、翻跟头、跑圆场,样样精通。
    ! I+ P9 p- k/ K最初,师傅分配她主攻小武生,后演刀马旦,再后来唱花旦,直到最后,她把角色定位在最喜欢的青衣。 7 w) y! g6 R1 E2 O- G3 I9 e

      k6 E. o9 {# Q  a% M8 p: J7 p: b/ s  K' z1 H" i
    1943年,在晋剧戏班班主的带领下,郭兰英来到了当时察哈尔省的省会张家口演出。
    % h5 d, `! d! n' J) ?3 g6 ~) `4 N此后叁四年,郭兰英的晋剧表演逐渐成熟,经常演出的剧目也拓展到《叁娘教子》《白蛇传》《铡美案》《王宝钏》《天仙配》等近百出大戏。. e- s$ i# W) Y% y" m
    至此,十四岁的郭兰英出了名,成了角儿,从四岁开始的执拗终于得到回报。
    4 A& m8 y% t1 o% K2 A0 b4 ^她成了戏班子的台柱子,人们争先买票都是为了看她的演出。
    6 H/ S4 E% _8 X那时候,郭兰英被称为“晋剧里的梅兰芳”. F2 F2 J8 W; |3 L  N
    可没过多久,她就打算亲手放弃这一切荣耀:& ^, X0 `' `- O. L9 R6 R
    无意中看的一场戏,彻底改变了她一生的。
    : J3 R2 U1 ^) @4 e9 D1945年9月,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在张家口演出了“新歌剧”《白毛女》。+ R2 `2 X4 r. W% c+ W6 ]8 b
    郭兰英趁着自己演出间隙跑去看戏,看戏回家后,辗转难眠,她暗下决心,自己也要演这部戏!
    & ~/ h3 e; c) b9 {, L1946年10月,16岁的郭兰英彻底不想干晋剧了,她坚决不演旧戏。$ V; y! y' p$ X
    非常昂贵的整套行头,3箱子行头,穿的衣服,叁副头面面饰中一套是银子做的,说不要就不要了。
    9 R% k5 l! q, _/ `倔的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 h" F, z8 p: q+ l# T" ?( R$ D* N% R+ L; T( ?

    / R/ W  U+ z*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郭兰英 - 我的祖国演唱全集⑤
    % w) A0 z9 T1 {% r; l
      \' ~6 u& h( N0 ^* a7 E
    # M, I' e0 o' `7 F不管班主怎么劝,都留不住她。+ D$ D+ J1 C, O$ v% c; q: t
    “反正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我要是认准了,你再说我也不会听你的。”6 C6 D6 Y7 A- Q* E5 s& ~
    加入文工团后,一开始大伙都笑她,又有平遥话,又有汾阳话,又有太原话,还有张家口话。
    2 I7 F; c8 w  _5 n8 i可兰英不认输,她用尽一切机会恶补自己的普通话,当时艾青也教她识字学剧本,没多久就说的一口顺溜。
    1 k& Y0 d- q4 t1 F& j* x1947年冬,郭兰英饰演秧歌剧《王大娘赶集》中王大娘女儿玉池这个角色,为了更好地饰演贫农姑娘玉池,她还专们找牙医把自己“名角儿标志”的两颗金牙拆除,并“强行”送给了牙医。; B! s) [0 Y& X7 j! c
    这部小戏从小李家庄演到石家庄,最后一路演到北平。
    6 b8 i5 K/ T6 j$ B9 l  ^郭兰英一鸣惊人!" m/ G0 k+ G2 i* L; C
    : c! o: f  z! c7 p8 _! a
    : k% @, }. `- A9 `
    郭兰英塑造的玉池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也得到欧阳予倩等戏剧专家的赞扬。* `" I. E  A7 H. I+ s
    但是最喜欢的角色喜儿一直没有机会扮演,直到1948,原定饰演喜儿的两位演员,一位生孩子,另一位生病。: A2 ~5 @% e) w& r1 I' R6 U% a- c5 Z
    郭兰英便自告奋勇救场,整个演出大获成功。, O/ V0 g) M/ B2 e) D" b+ O9 l
    从此,兰英作为喜儿的C角持续走红。
    4 j7 m6 p, S5 C% R0 V6 D+ x6 f在接下来的《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窦娥冤》中的创造性表现,更是奠定了郭兰英在我国歌剧发展中的历史性地位。
    . H2 r: F7 b" |2 e; s1950 年,郭兰英独唱的一组改编歌曲《妇女自由歌》在苏联举办的国际青年联欢节上获奖。8 Y+ ]3 q. `: C2 Y1 p. d2 ]! {
    这首歌被她唱的深情动人,传遍国内外。1 l; _3 |8 r3 A6 z( c

    ! y! z: [9 U. x$ M! F7 y
    9 O" o4 t* A5 w9 O  X6 l% J妇女自由歌郭兰英 - 我的祖国·南泥湾
    0 |9 n, B3 O" z: n9 O. C9 t$ l9 Z# Y# P) `

    ' t2 a! g1 g5 S0 Q7 a, S1 u4 Y1954 年,马可根据西北高原一带的民歌特点,针对郭兰英的艺术风格,为《小二黑结婚》歌剧谱曲。
    ; d6 y! Q" y9 Z! C6 `/ L' `本来马可在延安时创作的民歌风味《南泥湾》,几十年来被郭兰英演唱得非她莫属了。% w5 z" g! o& N' l
    这次由郭兰英来主演剧中村姑小芹,更是得心应手,几首大唱段,唱得真是余音绕梁,叁日不绝。+ t3 O! a/ ?- g7 W. F/ p# ?! n; a5 _
    ; |: c3 U5 p6 N& E

    1 l+ P- a( i9 d- X南泥湾郭兰英 - 中国民族歌曲经典1
    5 L) S% I" o/ d6 b2 o5 ~3 o- Y0 t. g

    : j, J3 v; t0 V( p  M8 b8 \1956 年,中央实验歌剧院排练新创作的《刘胡兰》歌剧,郭兰英坚持一个角色采用自己的民族唱法演出,反而更突出刘胡兰的形象,演出十分成功。
    / T) q( p! _, L5 H从此主题歌《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唱响全国。
    0 o4 a3 ]  ^0 s0 I4 I5 U
    2 M' x3 p& H( s+ C0 E+ o+ W1 v4 o, L( G$ [- `: ?2 J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郭兰英 - 我的祖国·南泥湾7 j6 ]) C  Y$ c
    0 y2 |) B  s* B
      a/ C" g6 j; J1 L
    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上甘岭》完成了全部镜头拍摄,只有插曲的录制工作尚未完成,却一直物色不到合适的人唱。- @1 o' q& W7 w+ W
    听完郭兰英的演唱,工作人员的眼中都噙满了泪花。
    ( ~1 h9 e8 x: y第二天,电台便向全国播放,万里江山回荡起郭兰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 y4 @( r' D! G1 w& F! G& |
      t6 r6 Q: U- p
    7 N; n! f* j( o8 e
    我的祖国郭兰英 - 我的祖国·南泥湾
    & t/ l; k6 [+ h" }
    0 T7 K# [( W6 H- |  Y9 T
      z. y9 G1 ~7 x* ^/ X; ^由郭兰英演唱的《一条大河》、歌唱家乡的《人说山西好风光》《麦浪滚滚》等等,风靡一时、家喻户晓。
    5 C' `9 t& ]) a至此,大街小巷郭兰英!7 _9 R' Z% u% B/ ~0 h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风雨来的那么快而迅猛。
    6 A2 n, ^8 k' U# d1 {+ j  @
    8 t4 L& O* v5 W4 A9 ?" W1 g7 \  r+ C; C6 `5 r% w4 |% P" o- B: o
    幼年学戏受到的皮肉之苦虽然苦痛,但比起那十年的迫害,简直不足为道。
    1 }5 g0 x" t, C) C) G4 s- G1966 年,“叁名叁高”的倔强郭兰英首当其冲。  n8 S% s$ X2 H# u2 i! M$ Z5 |
    郭兰英一百个不服气,任他们关押打骂交代审查,只要一放她回家,她就不会老实听任摆布:1 U5 d! X% h- ^" p/ @2 }" j
    她联合起文艺界的一些人马,大摇大摆到工厂到群众中去演啊唱啊。唱得声泪俱下,台上台下哭声一片。& X7 h/ `4 ]  S. U: [
    他们气不过,于是再把郭兰英揪出来批斗关押,反复无数次。
    4 X9 Z: J3 w# Z7 P- F( Y9 Z' O) ?/ s很多朋友都为她提心吊胆,她却执拗的一如当年那个四岁时对着冰练声的孩子。5 l9 m& `- p8 O7 h% Y9 _1 K

    2 |5 ^- n" T, S: q5 G  w* w! r后来,郭兰英被关了近9年,殴打、关牛棚、住厕所等等。
    9 h, C+ n% n7 P. Q1 v" ^# [$ P- C为了打垮她“挺立的硬腰杆儿”,身强力壮的人用尽全力一次次向郭兰英的腰部猛踹,直至尾椎骨断裂!
    9 u' f8 w5 j9 u1 w- v, [  D“那时候,怎么也没想到还能活到今天……我这一辈子的身世都不敢想,也不愿意说。说了,让大家看了以后心里头难受,没必要让大家替你难受,这又不是演戏。”1 C- ]  V/ E& o; }3 w

    # j9 z: L9 w* I0 I. s+ G) M
    8 f5 i3 c1 P/ R* Y5 v; f: [# J1 V( F北风吹郭兰英 - 我的祖国·南泥湾
    $ f( X1 L3 n. Z2 G+ N1 k/ e/ y9 t7 k5 g% @8 [# o

    9 K5 c1 m. C) l! S* P1982年,郭兰英决定告别舞台。! I. Z- \+ q; x8 l9 y, O! X5 n+ q
    每演完一场,就意味着演出又少了一场,想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郭兰英心里百感交集。
    : h  I8 ]4 q8 H  E2 I% n“舍不得啊!我每场几乎都是含着眼泪哭着走下来的。”
    , v: t% s8 e; }0 h- R4 |5 x北京的最后一场演出定在天桥剧场。几十年前,郭兰英的第一次演出也是在这儿。
    ; u6 G* w% _: l演出很成功,夜很深了,曲终人散。8 l+ l/ J; d  x; R$ d+ o5 ]8 H

    ) z" J9 x3 I, H1 A) t* |
    + d, ?. w4 |) U7 R工作人员也撤掉布景,准备邀上郭兰英一起走,郭兰英只是说:“你们走吧,我想自己待一会儿。”
    . ^* Q) Y0 S" v5 K( b/ Y走在那熟悉的舞台上,郭兰英背对着大家,看似散步,泪水却怎么也忍不住,打湿了胸前的一片衣襟。; C9 u% l; C$ ]+ o5 B& W3 s
    那些过往的画面如云似烟,看得见却无从抓住:被钉子扎破了脚,跪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膝盖……
    9 L6 p7 V% F7 p+ N“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能上这个舞台了,再也沾不上这个舞台的一点土了……”# A: ?! \5 @# ?6 J& m) u
    第二天,郭兰英前去天津,进行她在那儿的最后演出。
    1 z2 w: O0 L7 P2 n3 I那儿舞台上的地毯已有32年历史了,从它1950年第一次铺上时,郭兰英就在那上面表演过。2 y0 y; K+ {  r# `: E& B
    郭兰英黯然:“我从小没了爹娘,一直把群众当父母。这场演出是女儿献给他们最后的礼物,怎么样让他们满意我就怎么样演。”
      H' o9 D+ J; ^) C最后一场演出的《窦娥冤》,很有难度。" N$ ?' Q4 U+ d2 S! L; h: p; g# N) F
    郭兰英把武术和戏曲融合在一起,力求表演更加灵活。
      y% k1 V6 T4 z/ b平时一口气转6个圈的动作,那天郭兰英起码转了10个。
    1 ]0 _  ~3 a4 \- w: B( |& w% n: X$ a可是转完后,接着一个大跳的亮相动作,腾空,落地,郭兰英左脚一下子滑到边上。1 v! C2 P7 t# _. b: j
    再‘咚’地一声闷响,尾椎骨触地,摔坐在地上。! n. M( L7 p* m. n
    第一感觉不疼,麻木了。3 a3 E" a4 A# Q# t" l
    她心里恨不能重演当年英姿,可其实当时她已经骨折了。& ~0 G1 N/ W% T% c
    “这时,我听到下面观众有‘哎哟’的惊呼声。我想,不好了,有人反应过来了,可不能让他们看出来。”
    0 c. B2 R+ ?0 [& c; c0 Z/ R于是郭兰英马上站起来,再一个漂亮的亮相。
    + ]' x' v- m! B  s关幕后,她就起不来了,大伙儿把她拽起来。
      L5 v' e# p+ t: @她连说不疼不疼,在下一场40分钟表演里:窦娥托梦,走圆场、转圈、蹲下、起来、拜日的动作既复杂,难度也大。9 [$ f$ P% ^, D0 Y9 |9 l( e
    7 D2 c  I( z$ c$ W" k

    0 c: g& }8 S+ v8 u折腾到一半的时候,郭兰英已经疼通钻心,可没办法,她咬牙坚持。. u% \+ x5 N  z6 b2 X$ H
    到了快结束的时候,她已经疼得浑身发抖了。8 M! ^, W7 d3 G/ ~  @  w
    后面还有几个蹲下再起来的动作,还有一句“多谢爹爹”必须把动作的幅度做足了才算到位。
    0 S% z: }! N. T$ D5 h, T郭兰英两脚交叉着往下蹲,蹲到一半时,腰间传来的剧痛已经让她蹲不下去了,“可还是要蹲呀!”- B, U( t5 I2 E+ s( _
    她使尽全力蹲下去了却起不来了,悄悄用手撑着地,想一点一点地站起来。
    9 T3 _; j" H1 Y2 M一秒、两秒,郭兰英的手臂都哆嗦了起来,身子还是纹丝不动。
    & t7 M5 Y  M* Z* E- G6 |% l! B演窦娥父亲的柳石明看见郭兰英的手抖成那样子都还起不来,也顾不得她是“人”还是“鬼”了,上前一把把她硬生生给“揪”了起来。) m* }6 @* L' W, l0 o& ?. H" r
    可还有两个蹲地的动作。, b" ~3 p: |8 v# x
    柳石明知道郭兰英好强,悄悄捂着衣领上的话筒,小声提醒她“别蹲了”。& b: V2 Q: C' g
    此时的郭兰英早已大汗淋漓,浑身发抖,“就是躺在舞台上,我也要把戏完成。”
    7 X. n. g9 A  z3 }; e7 l离开了心爱的舞台后,郭兰英没有消停,办起了学校。
    & b+ Y& I( I8 j4 [# i- s3 g8 ]5 m首先是要选校址,中国这么大,老两口说找就找,辗转了几十个县城,最后从北到南,到了广东番禺。
    0 P) Y2 c; G: z4 q# C: }打定主意,就那儿了!
    6 [, y( {% T5 a6 {可北京的老师朋友们都舍不得她走,人人挽留她不要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 d! w1 N" F% D* F) y7 p- F9 J2 z然郭兰英坚持己见,老了还要去闯:“不要老拄着拐棍走路。”; o& z# _- M2 }6 O
    于是乎,一片近2000亩的荒山野岭,在草比人高的山坡上,郭兰英和老伴拿着镰刀进行着最原始的开垦方式:弯着腰一把一把地割草。. H/ k% ^4 L/ M
    九九艳阳天郭兰英
    9 m. W  P1 F$ f* Y4 w1 V
    # D$ z: B) w2 n1 C6 q, E, `4 ]; S/ g1 h. _- F" V) h
    1985年,“郭兰英艺术学校”终于正式成立。! ^& u5 ~0 H2 o6 `
    台前到幕后,从以前被人呵护到如今要呵护学生们:
    3 U2 H( b9 ?3 s% M/ k: v“以前在舞台上,我的妆有别人画,道具有专人准备,现在成了我给我的学生们化妆了,但我很高兴,特别是看到他们登台表演的时候,我高兴极了,我的心呀……”: L- ~+ Y" ]3 t" A  ~0 u
    后来,为修建高速公路,番禺市政府征用了学校一半的用地。% j( G7 Y( V' S
    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一多半也给拆除了,这一切意味着郭兰英20多年的心血都要推倒重建。
    3 R* _2 U0 _7 H0 a/ t- a可郭兰英却很从容,“学校拆了还可以重建,只要学校的牌子还在,一切都可以重来。”$ ^* E9 h  w4 N) _" \" T
    2007年7月,郭兰英送走了自己的最后一批学生。  K! V2 _! ?+ l% }  m; @6 ~" L
    空旷的教室没有了孩子们的踪影,讲台也撒满了灰尘,高高的凤凰树却依旧茂密。
    " E9 ?1 \& E- K# [+ |人去楼空,断壁残垣。/ W( i  F, [% L0 w# u9 }1 ]
    为了早日筹集起重建学校的钱款,郭兰英的生活过得十分简朴。- a' t/ ^7 _) t  x8 [
    红薯干和生了芽的土豆是她的日常食品。9 b/ X" L5 `+ \
    她要把钱一点点地节省下来,要让学校早些恢复,让孩子们的身影早些回到这片土地。
    1 Y/ v7 z6 ?1 Y3 \“我75岁,快80岁的人了,即使达不到,也一定要尽力。”
    ; S4 ?" J' n; Z& o/ ?0 F' e8 T) G% w0 G* q* i% M' o, z5 o
    5 D3 \" L7 w0 r: ?7 x
    洪湖水浪打浪郭兰英 - 空0 ?  y# R. l( {4 i* z5 j

    7 T0 f5 u. X! o9 u
    6 Z$ T7 N1 a( o. x, |; m2017年4月初,快90岁的郭兰英应邀从广州到北京授课。! k) V* _. V- f  P4 H( U
    郭兰英的授课赢得了孩子们的掌声,经常是教室不大,挤满了人。
    ; K5 o- |0 u) M8 W
    8 c% f$ b8 j) ]' q- h. d& H7 C) Z5 |1 H7 k- D
    郭兰英,一个广为流传的名字,她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时代。$ p1 M" t. R  \1 [4 B2 @
    郭兰英的演唱艺术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特别具有山西黄河文化的基础,对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7 R) n, y. l6 p* e% i8 K
    几乎中国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她的代表作品。0 T; p: n% p" D0 U
    甚至在一些历史纪录片中也不止一次地使用她的镜头。
    2 N! O& B7 L8 @. l: ?# `% p  r& h

    ) H0 a7 o" B* I+ H人说山西好风光郭兰英 - 我的祖国·南泥湾6 c# g( w2 s2 J$ l  Q% a3 t

    ( m7 K# V  `; j# C/ `; U: e0 h! r3 B+ g& J9 x* Y' j! f% R& P
    2019年央视元宵晚会上,90高龄的郭兰英在元宵晚会上唱了《我的祖国》:
    ( S* K' W2 M) j: \时隔60余年,“一条大河”见证了郭兰英艺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 ]3 ?9 B/ @8 ~
    一条大河波浪宽! y( N/ D. q# ]( _* @
    风吹稻花香两岸9 `0 M( D/ q$ r7 G
    我家就在岸上住) P% e) ]0 S7 z: w+ A- u" S! n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 H* l! I$ a4 n" E! S1 x1 i; L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2 P* G0 m  E  V& Q& ^7 q% j虽然已经90高龄,但她依旧神采奕奕,仍是无可挑剔的女高音。5 _) h: W; H: y6 A
    70年如一日,叹为观止。
    7 ~* l. f1 K( x9 i4 h* A' m有人说:“我爱她的歌声,嘹亮的歌声露珠一样的圆润,百灵鸟在啼啭,清清的泉水流在山涧……”+ y% I, F+ n2 U9 Q, q3 ]/ D1 m( ^
    一位老艺术家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中国歌坛上,兰英依然代表着民族声乐艺术的最高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广告QQ80628907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6: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9 http://0564.bbss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浙ICP备18044622号-5    知道创宇云安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