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Y L8 ^9 T2 D/ U9 J/ ^" \
* Q, ? s1 [# y1 S7 F# @"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最后一日,60 多位科学家在 " 莫比乌斯论坛 " 上接力畅想,为世界,为科学留下精彩 " 预言 "。现撷取部分,装入时间胶囊,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不经意开启,一一验证。
6 G1 P8 y M3 O, Q( E. d预言一:机械生物学
* ~: a4 h" Y- N2012 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迈克尔 · 希茨:" I5 S2 _# R9 e& h
) o: d' y- V" B; ]. h2 f
: ~3 h, \4 n0 v! J g. x3 O过去 12 年我们都在研究细胞如何创造生物形态,这又称为 " 机械生物学 "。现在已有重要发现,可以培养形成多能干细胞。未来,也许可以通过机械生物学杀死癌细胞,造福病家。3 @3 {+ k, @# j) q8 \- P
预言二:解码 3D 人类功能基因组
3 l g/ @$ y' _+ B2015 年阿尔巴尼医学奖谢晓亮:( r# ^0 y4 F: G* E6 n0 ?
/ }2 |8 Q$ [6 J* O; y" B8 N" C
% H! X7 Q- ]9 j# K" [* t2 \5 Q细菌当中每个基因都有一把钥匙,但在人的细胞中有一系列钥匙来控制开关,之前的技术没有办法识别这些要素。如果用芯片,可以当中设 200 个因子,现在在北京大学我们通过绘制转录因子光定位,解码 3D 人类功能基因组,为开发新药带来更多可能。) V8 k0 n3 W2 g% p$ j8 X
预言三:扫描宇宙获取生命信息
( `, j; C0 R% `& e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米歇尔 · 马约尔:8 {9 i- B7 i0 M' ~% ]8 R' b
6 l5 |. S3 j" y7 @- z8 `
8 S" Q5 A# f! }
科研人员将研制出一种能探测到行星 " 生物标志物 " 的仪器。天文学家会用这种仪器 " 扫描 " 成千上万颗系外行星,寻找那里是否存在生命的蛛丝马迹。外星生命有可能是智慧生物,也可能是比较原始的生命形态。
: F* U/ `4 s' e1 ~0 b预言四:" 超人 " 诞生
9 ?) f' e7 P1 A$ O1 q+ O200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乔治 · 斯穆特三世:
( {3 t) d# ~/ Z: N+ V0 w2 V% R: [! ]
' l7 t# F$ j2 @
! Y' s. I+ k" q. F5 g1 `" M8 T0 ]我们将迎来一个 " 超人 " 时代,现在已接近这个时代的起点。基因编辑技术有望让人变得更聪明,当然,这种技术能否用于人还需要伦理评估。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进步,有望催生 " 超级大脑 ",其智慧可能接近人脑,也可能超越人脑。医学上,人造关节等植入性医疗器械能提升人的运动能力。将这三类技术结合," 超人 " 或将诞生。' w6 l4 ~) {1 ]# Y S: v+ V4 U
预言五:人类开始慢慢 " 后退 "
0 f6 Q; X/ \: v% t4 B( t1998 年菲尔兹奖得主蒂莫西 · 高尔斯爵士:
$ Z2 L. ?3 {0 B
+ L2 ]. d1 S" s, L9 o
( _0 F: f1 F3 ~# U. U% g9 A计算机可以自己证明一些公式、公理、定理,并会自成体系;人类会开始慢慢地退后,要超过机器会变得越来越难,数学界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在本世纪内,如果机器一旦到了某一个程度,我们以后要证明一个公理或者公式,直接在计算机里面输入就可以证明出来了。+ W! V* n# s C3 r& S/ N8 n6 E4 p
预言六:人工智能研发药物& z; O$ C. M% Q& T! [
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亚利耶 · 瓦谢尔:
- g0 ~& a* L. d) @9 q& s9 l0 t
5 H% `4 h. n' C" a
( E9 P( b3 _9 M$ j+ O, |怎样使新药发挥更长时间作用,减缓耐药性出现?结合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模拟,利用机器的深层学习,对此可以获得 99% 的成功率。在未来 30 年中,AI 计算机将有这样的能力给我们各种各样的用药建议。
+ } O1 W8 {, q& [: i% t预言七: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
8 u" o$ k/ o0 F" }6 j5 n% V @2011 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哈里斯 · 李文:
4 o! O& N7 B0 g1 N ?% D8 Z. [
5 i/ H8 m( m( t! v8 ^' B2 g* c% }, w" d/ K' c/ |7 ?
减少开车次数,节省能源,少吃肉、多种树——人类的生死存亡,取决于我们现在能否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提升个人健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这颗星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每个人的贡献。9 w* u" ]3 o2 J; ?7 G9 R) R) M% X
预言八:新岗位不断被创造
% C, m% c8 @, S! Z9 ^4 D8 j201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 · 皮萨里德斯:9 H2 ]. L8 `! d5 b) y# E) F6 Y
; J1 f. m4 p3 X0 F$ ]/ M. D6 F4 w4 K3 I8 w$ F4 T0 R t
虽然新技术会带走一些岗位,但如果人类有能力开发出机器,那么同样能继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关键是,我们需要学习一系列技能,不要只做一件事,要终身学习,工作了以后更要持续学习。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工作是什么,但我们知道,未来一定有新的知识出现,不断创造出新的岗位。- E; Y3 T3 r1 A) N7 ?8 B
预言九:更强 " 望远镜 "
& ~& T; w) X. I8 w& @1988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 · 胡贝尔:
' C. q' M) M# y0 k8 |
) t% d2 e7 M; j q0 `
S0 U" c! |9 c$ Z" F. S我想重复一下笛卡尔的一句话。" 望远镜这一奇妙的仪器使我们的视觉远远超出了我们祖先想象的范围,从而打开一条更加深入和更完美的理解世界和自然的道路。"
5 f& u4 |2 L& A# q5 Z我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科学方法,帮助我们获得原子层面更清晰的图像,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生命、疾病和健康。
& ?6 s5 O' u. h0 U4 ~预言十:阿尔茨海默症疫苗出现
, y, C4 ?" n: A* x S( ], M# U2014 年沃尔夫化学奖获得者翁启惠:$ ~8 l0 \2 s3 R% B- ^' r
0 n }4 |1 f0 y) T; T1 M6 H
% x0 @) b9 y7 r) {& `与其说是畅想未来,倒不如说,是给自己、给化学研究列了一张 " 目标清单 "。我想提出的,是化学学科未来面临的一些挑战:" 第一,是更好地理解分子修饰相互作用。第二,希望能够开发出聚糖快速测序的方法。现在一些方法很难去识别异构体…… "# k) ?9 n4 d$ B; g3 k0 H$ R
还希望能发明一种能用于预防癌症、阿尔茨海默症以及帕金森病的疫苗。其实目前已经发现有九种可能派上用场的抗体,说不定很快能帮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9 \: @9 M; ^) v, B4 L6 ~% }' U/ C3 o(作者:彭德倩 顾泳 黄杨子 俞陶然 徐瑞哲 舒抒)6 i; ?, [9 S9 N4 B
栏目主编:黄海华 本文作者:上观新闻 文字编辑:黄海华 图片编辑:曹立媛0 V& A' x2 J- A( U% r
图片来源:海沙尔 孟雨涵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