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 8 月,94 岁的仲振江紧紧揣着一叠材料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党委办," 我来完成自己的一个想法 "。
/ x( u! L! h. p9 U s老人曾任长沙市第三医院副院长、办公室主任,1985 年离休。他口中的 " 想法 " 是希望在自己百年后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组织,用于临床、研究和教学,以挽救他人的生命。
# r$ j8 Z0 x3 h- w7 L- P! M" 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医疗工作者,所以希望能最后践行一次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他说。
! j( E" S' N& b4 N4 S( G: @近日,老人在儿女的陪同下办理了捐献手续。
3 ~7 O* p3 H2 {5 c2 V3 f2 d/ D拿着这本红色的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证 ",老人的眼神深邃明亮,他反复说着 " 这下心就踏实了。"/ g- l9 L7 E" U6 O' a
8 Y0 |8 N. [% }& j- K$ E% G
1 b$ A9 e- ]' b年轻时入伍,当时只有一个念想 " 和伤病员同生死 "
! M3 \2 o. n/ F: f9 ?! {7 _. Q仲振江是河北人,小时候家里条件很艰苦,可以说是一贫如洗。1938 年 4 月,不到十三岁的他在济南军区独立团入伍,父亲是班长、哥哥是通讯员,都在一个团当兵,可谓是 " 上阵父子兵 "。4 V6 s! r7 P7 r7 v6 L
回想起入伍的日子,老人打开了那段饱经风霜的记忆。# N: Z, T4 W% J: E
1943 年,时任看护副班长的他两次在得知日军即将扫荡的消息后,连夜带领 10 多名伤病员迅速转移到 20 多里地外的农村。" 当时我要一个人每天负责伤员的换药、治疗以及生活护理。" 他介绍,由于他的精心照料和机智掩护,一个月后十几名伤员全部归队,无一伤亡,他也因此获得冀南三分区 " 甲等模范 " 表彰。
, y G$ y5 u3 Z, s* ?老人说,自己常常会回忆起当时所在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战争岁月。作为刘邓大军的主力,1947 年 6 月 30 日晚渡黄河,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国民党追兵,经过黄泛区的时候,遍地淤泥,积水没膝,他始终守护在伤病员身边。. ^2 h5 X. N0 F
还有 1951 年,在第六十六预备医院,医院接收抗美援朝志愿军伤员,自己也在没日没夜地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救治。& M. o6 D6 B) P
" 那会都感觉不到累,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老人说,当时他只有一个念想,就是和伤病员同生死。1 L6 S' V/ Z9 E* \# A$ _) g- Z2 }& e
) q$ D0 I w* t. m- c- `& x5 j; v5 u$ O4 c" x8 Y, d; f
出院第一件事就是来补交党费/ G4 X. [# p: n- x- g* B
转业到湖南后,仲振江曾先后任长沙市第三医院副院长、办公室主任,1985 年离休。
2 p, r1 ]1 t" K' v4 I; t7 B有着 75 年党龄的他,每次医院离退休党支部过组织生活都准时参加并发言。去年 4 月,阴雨湿冷寒气未退,他因感冒发烧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缺席了当月的组织生活会。# \2 n* D! s7 J) t0 }& [0 E6 @
出院的第二天,身体还没完全康复,93 岁高龄的他就冒着大雨,把要交的党费亲自送到了医院党支部。
/ e, m, I9 P1 j" 我最近身体不好所以没来开会,不在自己医院住院,是不想麻烦你们来慰问我,特地来补交党费,向组织说明一下情况。" 老人说。
3 n0 G1 q; Q7 H( C: _# g当时,负责收党费的同事还清楚地看到老人手上打点滴留下的淤青还未消退。" H _% @7 j0 N4 b; \
" 仲老,您身体不好,又下着大雨,我们送您回家吧。" 对于同事的帮忙,老人谢绝了,随后一个人颤颤巍巍地坐上了公交车。; X4 f& Z: c; n
0 W' ?& @! ^7 V3 N, P8 Q) A4 H
5 z1 W: Z( I+ V9 I9 |& Z得知老人要捐献遗体 子女一开始并不理解
6 T2 a) \# _$ }" ]1 t- y其实,捐献遗体的想法,仲振江 3 年前就萌发了。
/ \& O: z7 B9 g! I# F8 p" 我一辈子都在做医疗卫生工作,都是在干革命,遗体捐献国家很需要,我必须最后再做一点贡献。" 他坚定地说。4 M1 D8 y' x. M, k/ o7 ]. \
家人介绍,老人很早就写好了报告,但当时觉得自己身体还行,就暂时没上交给组织。但 2017 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他因肺部感染、脑梗死多次住院治疗。这几年,身体也不如从前了。2 j% C' ~- g; q: B3 w# ~* G
几经考虑后,他跟老伴、儿女商量就把遗体捐献志愿书交了。( p' p. u: }, G9 D g
第一次谈到遗体捐献时,儿女们一时情感上不能接受,后来经不住他的一再坚持,儿女们之后也都表示尊重老人的意愿。
* c% N. F- f) L* }% O: }近日,仲振江在家人的陪同下办理了捐献手续。$ }2 X) ^. G. J# N
" 这是我在世时最想完成的事,没别的想法,只想最后再为国家、社会做点什么。" 老人说。9 ^# H7 N ?2 x- v+ W
: p: Z8 Z1 f* j. V- H7 R* T! f: J3 l3 N. Y& J! b
" 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满足了 "& `% i3 H6 n0 h5 a- s2 T
老人的晚年生活,很简单,每天读报,有时候给家人读时还会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 _( Q; R+ N$ D6 y/ ~ M订阅的《文史精华》他爱不释手,《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被他翻得书皮掉色,随便翻开一页,里面的内容他都能脱口而出。
: i7 f' @' v6 @0 l1 j; L5 B他说,自己虽然老了,但只要一天是共产党员,就要听党的话。
0 P9 q; G9 e+ X) [" e( i0 x" 我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身后事就简单地处理,遗体捐献这个事就很简单,我不在乎身后名,也不图什么。" 老人说。
4 Q& _9 R) @/ S. S r5 e即便 90 多岁的高龄,老人也拒绝了儿女为老两口请保姆,两室一厅的单位老房子,朴素的家具,晚餐就是烙个家乡特色的饼。+ m/ p N" n1 ~( ]; x0 b
每天跑步、洗冷水澡,这个在部队就有的习惯老人一直坚持到 5 年前。
6 N. r+ ^9 c' y2 J- z: Y8 N' s2 \ `他说,这是当年革命工作养成的习惯," 把身体锻炼好才不耽误大家干革命,我活过了大多数人,现在生活条件都很好,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很满足了。" 他说。0 z2 y0 o" a- V1 C5 [
潇湘晨报记者刘双 通讯员唐梦辉$ I, ~, o7 W' }8 q8 Q
|
|